澳门百家乐网站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网上真钱大型电玩游戏 (中国)·官方网站

首頁 > 要聞動態 > 新聞發布 > 直播實錄

“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第二十四場新聞發布會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專場)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henan.gov.cn 時間:2022-10-11 08:55 來源:省政府新聞辦

新聞發布會視頻

  2022年10月11日15:30,省委宣傳部召開“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第二十四場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專場)。

  發布內容:重點解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張國偉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

  李 甄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

  李海龍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

  常萬琦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第二十四場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專場)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公室主任 常軼旸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的第二十四場新聞發布會,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主要負責同志和有關負責同志出席,請他們向大家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推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創新發展的情況,并回答媒體關注的問題。

  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發布人: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國偉先生;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李甄先生;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李海龍先生;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常萬琦先生。

  下面,先請張國偉廳長作主發布。

張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 張國偉

  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謝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河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非常高興與大家交流十年來河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十年,也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改革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十年。十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深化改革、穩中求進,推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創新發展,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經濟社會穩定、推動中原更加出彩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這十年,我省就業局勢穩中向好、就業質量持續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就業政策和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就業渠道趨于多元,就業形式日益多樣,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工作走在全國前列,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三年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表彰,就業真正成為民生改善的堅實基礎、經濟發展的基本支撐、社會和諧穩定的“壓艙石”。一是就業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先后出臺《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十四五”人才發展人力資源開發和就業促進規劃》《穩就業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新時期積極就業優先政策體系。二是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十年來,全省累計城鎮新增就業1389萬人,年均130萬人以上,約占全國1/10,為全國就業局勢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累計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69萬人,年均60萬人以上。三是就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占比從2012年的28%上升到2021年的45.9%,成為吸納就業人數最多的產業;城鎮就業人員從2012年的1902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2627萬人,增長38.1%;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從2012年的2465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3134萬人,增長27.1%。四是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明顯。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多措并舉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積極打造創業培訓、創業擔保貸款、創業孵化、創業服務“四位一體”創業扶持體系,十年來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06億元,連續多年居全國之首,全省累計新增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入鄉創業達137萬人,帶動900多萬人實現就業,創業成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擴大就業的新動能。

  二、這十年,我省社會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保障能力不斷增強。一是社會保險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養老保險保障范圍從職業勞動者擴大到全民;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養老保險“雙軌制”成為歷史;提升社會保險統籌層次和互濟能力,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國統籌、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實現省級統籌。二是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聚焦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重點群體,構建“全民社保”,養老保險實現制度和人群全覆蓋。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由2012年的5990萬人、736萬人、721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7695.3萬人、1005萬人、1045萬人。三是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截至2021年底,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1464.9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可持續能力不斷增強;基本完成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全省共劃轉國有資本及權益478.9億元。健全完善政策、經辦、信息、監督“四位一體”的基金管理風險防控體系,確保基金安全。四是待遇水平穩步提升。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待遇確定和合理調整機制,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由2012年的1600元提高到2021年的2870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60元提升至108元。

  三、這十年,我省勞動關系保持和諧穩定、勞動者權益得到有效保障。一是勞動者薪酬待遇合理提升。國有企業薪酬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工資集體協商穩步拓展,最低工資和企業工資指導線制度逐步完善,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正式建立,連續六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一、二、三類行政區域月最低工資標準由2012年的1080元、950元、820元,分別提高到2000元、1800元、1600元。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分別達到74872元、48117元,比2012年翻了一倍多,基本實現了工資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二是勞動關系保持和諧穩定。健全完善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普遍實施。全省實現仲裁院實體化建設全覆蓋、規范化建設全達標、信息化辦案系統全運行,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不斷完善、處理質效持續提升,仲裁機構和調解組織累計受理案件38.2萬件,調解成功率達到68.3%,仲裁結案率達到98%。大力推進勞動保障信用體系建設,全面推行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達到98%。三是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出臺《河南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河南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法規規章,制定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實施辦法等政策文件,調整高溫津貼標準,落實工時和休息休假制度,切實保障各類勞動者權益。加大拖欠農民工工資治理力度,推廣應用河南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持續開展農民工工資治欠保支行動,累計為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92.9億元,惠及勞動者155萬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推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以更大的熱情、更多的智慧和更加扎實的工作,推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實現科學發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河南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筑牢堅實根基。我先介紹這么多,謝謝!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公室主任 常軼旸

  謝謝張國偉廳長全面詳實的介紹!接下來,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就關注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

  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請介紹一下近年來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下一步還將采取哪些舉措來幫助這一重點群體就業?謝謝。

李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 李甄

  感謝您的提問。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關系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始終是黨和政府、社會各界關注的頭等大事。十年間,我省高校畢業生總量連創新高,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2022年達81.7萬,較2012年增加33.2萬,年均增長率約7%,總量壓力一直很大。十年來,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即使在經濟下行、外部環境復雜嚴峻情況下,應屆高校畢業生的總體就業率仍高于90%。十年里,各級人社部門始終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尤其針對困難畢業生,積極采取有溫度的舉措、落實暖民心的行動,累計幫扶37.95萬困難畢業生就業創業。

  十年滄桑巨變。高校畢業生擇業就業觀念不斷轉變,市場在促進就業中的作用更加明顯。畢業生只要有志向就會有事業、只要有本事就會有舞臺,就業去向形成企業吸納、政策性招錄(聘)、靈活就業及自主創業的“三足鼎立”,合計占到當屆高校畢業生總數的9成以上。

  十年砥礪前行。堅持畢業生想什么、我們就干什么,不斷健全公共就業服務功能和體系,著力構建“四位一體”的創業服務體系,推動就業見習、“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崗位提質擴容,累計發放困難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7.07億元。

  十年風華正茂。我們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這里有從參加校內創業培訓逐步成長為年產值數千萬元的“小文鮮生”創始人張文博,創立苗木生產合作社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大學生村官張策,入選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的黃河科技學院畢業生李威,真情服務群眾的葉縣辛店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所所長谷丹丹等,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高校畢業生就業承載千家萬戶的幸福與希望,也是我們必須扛穩的重大政治責任。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供需“兩頭抓”,通過“四個重在”,推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一是重在搭建平臺。人社部門將進一步加強招聘信息的歸集發布,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資源配置投放力度,持續開展“‘職’在河南‘豫’見未來”系列專場招聘活動,促進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精準對接。

  二是重在拓寬渠道。保持好積極就業優先政策的供給頻度、力度和適度,用好用足求職創業補貼、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穩住機關事業單位等政策性崗位招錄(聘)規模,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靈活就業、自主創業。

  三是重在培育市場。堅持穩企業促就業同向發力,加碼加力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一次性擴崗補助等政策,著力提高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創業培訓補貼、創業孵化等支持政策知曉度、覆蓋面和便利性,確保企業吸納就業“主渠道”作用更大、創業帶動就業“生力軍”作用不減。

  四是重在兜牢底線。對于困難畢業生我們將采取“四個”到位工作措施,即:對接聯系到位、實名服務到位、權益維護到位、托底安置到位。做到“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確保困難畢業生就業服務不漏人、不斷線,精準高效。符合條件的托底安置,動態清零。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我們了解到,河南近年來一直在大力推動返鄉下鄉創業,請問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將如何持續推進這項工作?謝謝。

龍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 李海龍

  感謝您的提問。返鄉創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河南作為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做好這項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實地考察了新縣田鋪大灣、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南陽藥益寶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等返鄉創業項目,對我省返鄉創業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鼓勵和鞭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返鄉創業工作,凝聚共識、持續推進,掀起了涌動中原的返鄉創業大潮。目前,全省新增返鄉創業137萬人、帶動就業900多萬人。

  十年來耕耘育創業,十年來探索結碩果。從“進城走他鄉”到“創業回家鄉”,從“輸出一人、致富一家”到“創業一人、致富一方”,我省返鄉創業成效喜人,由早期的零星分布、較小規模發展為產業集聚、量質齊升,呈現出主體多元、業態多樣的良好態勢。

  一是工作格局不斷完善。堅持上下聯動,構建省、市、縣、鄉“四級聯動”工作格局。堅持部門協同,人社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協作推進。堅持政策引領,省政府出臺一系列支持返鄉創業政策文件,省直相關部門完善配套辦法,各地細化具體措施,政策支持體系更加完備。

  二是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設立“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投資項目85個、總投資103億元。成立“河南省返鄉創業專家服務團”,為創業者提供指導和幫助。全省有67個縣(市)設立返鄉創業綜合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各地改造提升、整合建設786個具有區域特色的返鄉創業園區,加快培育返鄉創業產業集群。

  三是創業模式逐步形成。全省形成以平輿防水為代表的“勞務品牌帶動型”、以睢縣制鞋為代表的“承接產業轉移型”、以柘城金剛石為代表的“創新驅動引領型”、以鹿邑化妝刷為代表的“產業鏈條延伸型”等10種返鄉創業典型發展模式,為各地“比著學、照著做”提供有益借鑒。

  四是綜合效應疊加釋放。返鄉創業推動了生產要素雙向流動,為鄉村產業發展增添了新動能;開辟了就業增收渠道,為生活富裕拓展新路子;提升了農村文明程度,為鄉風文明進步帶來新風尚;改善了農民結構素質,為鄉村治理有效注入新力量。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進返鄉創業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化政策落地。深化落實最新出臺的推動豫商豫才返鄉創業22條措施,著力解決融資、用地、人才等返鄉創業“卡脖子”難題。

  二是加強規劃引領。把返鄉創業與縣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區位交通、生態承載等特色優勢,因地制宜打造出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返鄉創業品牌。

  三是加強協作聯動。指導建立省外豫商豫才服務站,完善常態化聯絡機制,促進返鄉創業與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深度融合。

  四是抓好宣傳引導。持續開展返鄉創業示范建設,舉辦“鳳歸中原”返鄉創業大賽,加強典型宣傳,激發創新創業熱情。謝謝!

  央廣網記者

  自去年以來,河南省大力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想了解一下,目前這項工作的總體進展,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 李甄

  感謝您的提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目前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了1300萬人,十年增加了799萬人。去年6月,省委書記樓陽生提出實施“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全省職業技能培訓進入“快車道”,2021年培訓399.27萬人次、新增技能人員取證112.47萬本,今年1-8月培訓328.6萬人次、新增技能人員取證348萬本、高技能人才取證126萬本,有效促進了勞動者技能成才、技能就業、技能增收。

  一是推進合力持續增強。技能河南建設列入全省“十大河南”建設之首。“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列入2022年全省重點民生實事,納入省政府目標考核。構建形成了省級統籌、市縣實施、人社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格局。

  二是政策措施不斷創新。人社、財政部門出臺資金支持管理辦法,提前預撥就業補助資金24.33億元,教育部門出臺院校技能等級認定政策,商務部門印發河南電商職業技能培訓三年行動計劃,住建部門探索實施“一試雙證”,農業農村部門加快建立農業農村人員技能評價體系。漯河市預算安排1億多元、開封市拿出1000多萬元用于技能河南建設和工作經費等。

  三是品牌建設全面推進。印發河南省人力資源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統籌10個省級、100個區域級人力資源品牌建設。省人社廳與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簽訂“河南護工”人力資源品牌建設戰略協議,農業部門牽頭推進“豫農技工”品牌建設。開封、鶴壁、漯河、信陽等地出臺人力資源品牌建設方案,配套建設資金,推動培訓、評價、就業、增收一體發展。

  四是取證結構持續優化。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全面加強培訓評價質量管理,以高質量培訓評價助力高質量就業增收。每半年對培訓評價取證進行一次集中“回頭看”,全面推動培訓評價向質量結構聚焦。今年前8個月,共評價取證348萬人,其中,高級工以上126.3萬人,占比超過36%。尤其是第二產業中的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取證占比持續攀升,僅6月份當月,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制造等相關職業取證超2萬人,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

  五是以賽促訓效果明顯。成功舉辦全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出席,規格之高、規模之大、賽項之多、影響之廣,前所未有。信陽、漯河等地出臺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辦法,統籌綜合性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加大優秀選手、優秀單位獎勵力度,全省以賽促訓、以賽促學的氛圍濃厚,一大批優秀技能人才通過競賽脫穎而出。謝謝。

  河南日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近年來我省出臺和實施了一系列的社會保險助企紓困政策,請介紹一下這些政策目前落地效果如何?謝謝。

常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常萬琦

  感謝您的提問。近年來,為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特別是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嚴重沖擊,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我們充分發揮社會保險“安全網”、“調節器”的作用,緊緊圍繞保市場主體、穩定和擴大就業,認真落實助企紓困系列政策措施,實施社會保險“免、減、緩、降、返”政策組合拳,為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降低社會保險費率。2016年以來,我省先后6次降低社保費率,5項社保總費率從41%降到33.95%,降幅達17.2%。特別是2019年,實施綜合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政策,將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19%降低至16%,延長實施降低工傷保險、失業保險費率政策一年,工傷保險平均基準費率從1%降至0.75%左右,失業保險費率從3%降至1%。2019年共為企業減輕社保費支出181.85億元。

  二是實施“減免緩”社會保險費政策。2020年,實施力度空前的階段性“減免緩”社保費政策。當年2-6月免征中小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對大型企業和其他參保單位減半征收。在此基礎上企業可再緩繳6個月的社保費。2020年全省為企業減免三項社會保險費563.89億元,惠及21.9萬家企業。

  三是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2021、2022年,繼續實施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2021年再延續執行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一年。尤其是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嚴重沖擊,我們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穩經濟大盤一攬子政策,將緩繳社會保險費的對象從餐飲、零售等五大特困行業擴大到汽車制造等22個行業以及全省范圍內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等參保單位。截至9月底,全省共為8194家企業106.5萬名職工緩繳社會保險費28.1億元,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和經營壓力。

  四是實施援企穩崗行動。實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和職工職業技能提升“展翅行動”,“真金白銀”助力企業脫困發展。從2015年到今年9月底,全省在連續8年減免失業保險費133.5億元的基礎上,累計為20.6萬戶次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發放穩崗資金146.94億元,累計為21.61萬人次參保職工支付3.56億元技能提升培訓費用,充分發揮了助企紓困作用。

  以上這些政策含金量高、受益面廣,及時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得到企業普遍歡迎和認可。下一步,要在切實落實好現有政策基礎上,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進一步做好社會保險助企紓困工作,助力企業發展,積極主動服務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謝謝!

  工人日報記者

  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請問十八大以來,河南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有哪些打算?謝謝。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廳長 常萬琦

  感謝您的提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源頭治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標本兼治,不斷完善根治欠薪體制機制,嚴厲打擊欠薪違法行為,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累計辦結案件10.85萬件,為113.16萬名農民工追發勞動報酬68.78億元。

  一是健全根治欠薪制度體系。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出臺《河南省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實施細則》《河南省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實施辦法》,實行農民工實名制信息化管理和工資支付在線監管。目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繳存率、工資專用賬戶開戶率、工資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率分別達到96.5%、93.1%和90.2%,并穩步提升。推動省市縣三級政府全部建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議事協調機構,不斷完善根治欠薪工作協調機制、會商制度、問責制度。

  二是嚴懲重處欠薪違法行為。每年元旦、春節期間和夏季用工高峰期,組織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集中力量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向社會公布省市縣216個舉報投訴電話,開通欠薪舉報投訴專欄、微信公眾號,實現“一點舉報投訴、全網聯動受理”。把工程建設領域作為治欠的重點,精準施策,源頭治理;把政府投資和國企項目作為治欠的重中之重,壓緊壓實各方責任,限期解決,確保欠薪案件動態清零。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對8028家企業進行誠信等級評價,向社會公布重大欠薪案件356件,將124家用人單位列入欠薪“黑名單”。

  三是推進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隊伍建設。加強我省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能力建設,逐步規范各級監察機構設置,統一監察機構名稱、標志和工作服裝,配備執法車輛等辦案工具,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作風過硬、業務精通的勞動保障執法隊伍。目前,全省共建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286個,專職監察員2234名,執法水平不斷提升,覆蓋城鄉的勞動保障監察網絡基本形成,為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提供堅實保障。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建立健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協調機制,壓實各地政府、各行業主管部門工作責任,在行業上以建筑業為重點,在項目類別上以政府投資、國企建設項目為重點,盯緊盯死,集中發力,堅決遏制欠薪高發、多發勢頭。同時,繼續推廣應用河南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實現住建、交通、水利等領域在建工程項目全覆蓋,實行農民工實名制信息化管理和工資支付在線監管,確保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落實落細。謝謝!

  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我們知道,博士后是青年科技人才的生力軍和后備隊。請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博士后相關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將如何促進博士后事業高質量發展?謝謝。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 李海龍

  感謝您的提問。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我省博士后事業快速發展的十年。十年來,我們突出提高培養質量,創新培養模式,強化培養平臺建設,促進產學研結合,培養了一批高水平博士后人才,為河南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是博士后政策體系日臻完善。先后出臺完善《關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實施意見》《河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管理辦法》《河南省博士后工作管理辦法》《吸引博士后等青年人才留豫來豫行動方案》等,實施更具吸引力和含金量的博士后支持措施,博士后制度體系日趨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健全。

  二是博士后招收規模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全省共設立博士后流動站8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41個(今年新增16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355個(今年新增135個)。自1991年設站以來,全省累計招收博士后7405人,其中,十八大以來共計招收博士后5676人,占招收總數的76.7%,僅2021年全省就招收博士后1020人,博士后招收人數在全國排名第6。

  三是博士后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全省在站博士后累計承擔各類項目和課題8760多個;發表學術論文1.2萬余篇,出版學術專著711部;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1項,社會科學基金839項,國家級博士后科學基金755項;申請專利4300多項,授權2903項。累計創造經濟效益300多億元,社會效益600多億元。在人社部2021年舉辦的第一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上,獲得創新創業組金獎2個、銀獎3個、銅獎1個,優勝獎8個,金獎和獎牌總數居全國前列。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健全完善博士后制度,高質量建設博士后科研平臺,大力實施博士后“招引培育雙提”行動,著力提升博士后工作水平:

  一是持續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平臺建設力度。著力提高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站設立數量的同時,對我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設立方式進行改革,實行“自主申報+備案動態管理”制,擴大基地覆蓋面,切實將我省博士后科研工作平臺建設成促進博士后人才創新創造、施展聰明才智的陣地。

  二是持續擴大博士后招收規模。以“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為載體,開辟綠色通道,加大招引博士后支持力度,鼓勵設站單位自主招收、獨立招收、聯合招收博士后,力爭每年招收引進博士后等青年人才2000左右。

  三是持續提高博士后培養質量。大力實施博士后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從2022年開始,每年擇優選拔30名“中原博新人才”,每人支持50萬元(2021年以前,每年選拔10名左右)。本月將舉辦第一屆河南省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開展博士后科技服務基層活動,引導博士后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為我省實現“兩個確保”目標做出積極貢獻。謝謝。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公室主任 常軼旸

  謝謝各位發布人!今天的現場提問就先到這里,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它關注的問題,可以在發布會后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系,進行采訪了解。

  媒體朋友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涉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通過今天發布會的介紹,我們能深刻感受到,這十年來,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創新思路舉措,主動擔當作為,推動全省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為經濟平穩運行、社會和諧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此,希望各新聞媒體的朋友一如既往關注支持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廣泛宣傳我省不斷出臺的人社惠民惠企政策措施,深入報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取得的成就和改善民生的暖心故事,積極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各位記者朋友!謝謝各位發布人!再見。

責任編輯:安艷鴿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閉當前頁面】

相關閱讀:

磴口县 增城市 宁国市 蓝山县 潢川县 新乡市
临邑县 洪江市 晋州市 浠水县 延庆县 遂平县
大庆市 墨江 澄迈县 双辽市 略阳县 珠海市
百家乐园选| 新澳博开户| 开户体验金| 聚宝盆娱乐摩卡| 皇冠新2备用网址| 大发888是什么东| 最新全讯网网址| 百家乐赌博工具| 尉犁县| 澳门彩讯网| 金马国际娱乐城| bbin顶级线上娱乐平台| 网上赌博注册就送| 皇冠信誉开户| 网上投注足球彩票| 赌场回忆录注册| 金海龙国际娱乐城| 金莎国际娱乐平台| 御匾会线上娱乐城| 百家乐咋个玩的| 投注平台| 百家乐投注方法新版| 百家乐公式书| 网上百家乐真的假| 百家乐那里可以玩| 百家乐桌布无纺布| bet365扑克| 足球网大赢家| 青岛红心棋牌游戏| 万胜博娱乐城官网| 2015开户送彩金的娱乐城| 都坊娱乐现金网| 百家乐路单破解方法| 新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做生意适合摆放龙龟吗| a8娱乐城开户| 10BET娱乐城| 一万棋牌游戏下载| 007真人娱乐城| 赌百家乐心里技巧| 赌博澳门在线娱乐|